
本文内容均来源于传统典籍,对国学文化进行二次创作,旨在人文科普,不传播封建迷信,请读者朋友保持理性阅读。
资料来源:《黄帝宅经》《阳宅三要》《鲁班经》《十书》等传统建筑风水典籍
古人云:'宅者,人之本。人以宅为家,居若安,则家代昌吉;若不安,则门族衰微。'
这话出自唐代《黄帝宅经》,道尽了房屋与人生的关系。
一座宅院,不仅是遮风避雨的处所,更是承载家族气运的载体。
宅以形势为身体,以泉水为血脉,以土地为皮肉,以草木为毛发,以舍屋为衣服,以门户为冠带。
房屋如人,需要滋养。
人养屋,屋养人,这是世代流传的智慧。
《阳宅三要》中明确记载:'阳宅三要者,门、主、灶是也。'门为气口,主为栖身,灶为养命。
三者得宜,则家宅兴旺,财源广进;三者失序,则运势受阻,家道中落。
可除了这三处,还有一处常被忽视,却至关重要。
究竟是哪四处地方,需要舍得投入?
这其中又藏着怎样的道理?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清乾隆年间,苏州城里有位姓沈的布商。
沈家祖上原是望族,到他这一代已然中落,只剩下一间临街的两进小院。
院子不大,却是祖上传下来的产业。
沈掌柜三十岁那年,生意越做越艰难。
铺子里的绸缎积压如山,往年的老主顾也不知怎的,一个个都不上门了。
眼看着就要揭不开锅,沈掌柜心里着急,却又无计可施。
这天傍晚,一位云游的道人路过沈家门前。
道人驻足良久,看着那扇陈旧的大门,微微摇头。
沈掌柜正巧出门倒水,见状连忙上前施礼:'道长,可是我这宅院有什么不妥?'
道人打量了他一眼:'施主面相清奇,本是富贵之相,怎会困顿至此?'
沈掌柜苦笑:'道长慧眼,实不相瞒,小人这几年生意日渐萧条,如今已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。'
道人点点头:'你这宅子,气运受阻了。'
沈掌柜心头一震,连忙请道人进院详谈。
道人进了门,在院中站定,闭目良久,才缓缓开口:'《阳宅集成》有云:'宅以门户为冠带,门户破败,如人衣冠不整,贵气难存。'你看看这门。'
沈掌柜顺着道人手指的方向望去。
那扇大门确实破旧不堪,门漆剥落大半,门环也锈迹斑斑,门槛处甚至有几处裂缝。
平日里他忙于生计,倒也没怎么在意。
道人继续说道:'门户乃一宅之首,气之所入。门户破败,财气不聚,贵人不来。你这门已年久失修,门神不安,气运自然受损。'
沈掌柜若有所思:'那依道长之见,该当如何?'
道人说:'《鲁班经》载:'凡造门户,必选吉日良时,门板须坚实厚重,漆色宜新,门环要明亮有神。'你这门需重修。不必太过奢华,但须坚固整洁。'
沈掌柜点头称是。
道人又往里走,来到厨房。
一进灶房,他便皱起了眉头。
只见灶台上油污厚积,锅碗瓢盆乱堆一处,墙角还有几只老鼠窜来窜去。
道人叹了口气:'灶者,一家之主。《阳宅三要》明言:'灶乃养命之源,万病皆由饮食而生,灶宜洁净,位置得当,则家运兴旺,子孙昌盛。'你看这灶台,如此污秽,灶君如何安坐?家运如何兴旺?'
沈掌柜听了,面露惭色。
因为生意不好,家里开销紧张,妻子又病了大半年,灶房确实疏于打理。
道人接着说:'灶台要洁净,灶火要旺盛。灶位宜向东南,取生旺之气。灶后要靠实墙,不可临窗。灶前要明亮,不可昏暗。这些都是先人总结的经验。'
说完,道人又转身来到卧房。
卧房里的床铺破旧不堪,床板咯吱作响,被褥也是补丁摞补丁。
道人摇头道:'床榻乃人修养生息之所,人一生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床上度过。《宅经》云:'床位不正,则人不安;床具不良,则神不宁。'你这床,恐怕睡得也不安稳吧?'
沈掌柜苦笑:'确实,这些年睡眠越来越差,常常半夜醒来,再难入睡。'
道人点头:'人的精气神,全靠睡眠调养。睡不好,精神萎靡,做事自然不顺。床铺虽不必奢华,但须平稳舒适。床头要靠实墙,不可临窗。床位要避开门冲、梁压。床品要勤换洗,保持洁净。'
沈掌柜一一记下。
最后,道人来到正厅。
正厅是一家的脸面,也是待客会友的地方。
可沈家的正厅却显得阴暗逼仄,角落里堆满了杂物,墙上的字画也歪歪斜斜。
道人驻足良久,才开口说道:'这里,藏着第四处要紧之地......'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道人的话音未落,外面突然传来一阵嘈杂声。
原来是沈掌柜的铺子里出了事,伙计匆匆赶来报信。
沈掌柜只得先行告退,请道人暂住一晚,待处理完铺子的事再详谈。
这一忙,就是三天三夜。
等沈掌柜赶回家时,道人已然离去,只在桌上留下一张纸条。
纸条上写着:'前三处已言明,第四处关乎家运之根本,乃聚财纳福之枢纽。此处若得宜,则前三处之功方能圆满;此处若失调,纵使门户灿然、灶台洁净、卧榻安稳,也难免家运受阻。待施主依前三处修整完毕,自会明白这第四处的玄机。'
沈掌柜看完纸条,心中既感激又疑惑。
这第四处究竟是什么地方?
它为何如此重要,甚至关乎家运的根本?
沈掌柜虽满腹疑惑,但还是决定先按道人的指点,把前三处修整好。
他先是请了木匠,把大门重新修缮。
门板换成厚实的楠木,刷上崭新的漆,门环也换了铜质的,擦得锃亮。
门槛的裂缝也补好了,整扇门看起来焕然一新。
接着,他又让妻子把灶房彻底清扫一遍。
油污刮净,锅碗归位,墙角的老鼠洞也堵上了。
灶台重新粉刷,贴上灶君神像,每日晨昏都焚香礼拜。
卧房的床铺也换了新的,床板结实平稳,被褥洁净舒适。
床头靠着实墙,远离门窗,睡起来果然安稳许多。
这三处修整完毕,沈掌柜明显感觉到家里的气氛变了。
妻子的病也渐渐好转,铺子里的生意似乎也有了起色。
可他心里仍记挂着那第四处。
一日傍晚,沈掌柜坐在正厅里沉思。
夕阳斜照进来,他突然注意到,正厅的光线很暗,即便是白天,也显得阴沉沉的。
而且正厅里堆满了杂物,显得杂乱无章。
他猛然想起,道人最后说的那句话:'这里,藏着第四处要紧之地......'
莫非,这第四处,就是正厅?
沈掌柜连忙翻出家里的旧书,找到一本《宅经》仔细研读。
书中有这样一段话:'明堂者,宅之中心,气之聚处。明堂宽敞明亮,则气聚财来;明堂狭窄昏暗,则气散财去。'
他恍然大悟。
原来,这第四处,就是明堂,也就是正厅或客厅。
古人讲究'藏风聚气',而明堂正是一宅聚气之所。
《阳宅集成》中说得明白:'明堂如人之腹,腹实则身强,腹虚则身弱。'
明堂是房屋的中心,是气场汇聚的地方。
门户引气入宅,灶台养命生财,卧床调养精神,而明堂,则是将这三者串联起来的枢纽。
明堂若是宽敞明亮,气场流通,则全家运势通畅;明堂若是狭窄昏暗,堆满杂物,则气场阻塞,运势受阻。
沈掌柜立刻动手,把正厅里的杂物全部清理出去。
他把窗户擦得干干净净,让阳光可以充分照进来。
又在正厅中央摆放了一张八仙桌,四周配上几把椅子。
墙上挂上几幅雅致的字画,整个正厅顿时显得宽敞明亮,气象一新。
说来也怪,正厅收拾好后的第三天,就有一位多年不见的老友登门拜访。
这位老友是个富商,正在寻找靠谱的布料供应商。
两人在正厅里谈得投机,当场就签订了一笔大单。
这笔生意,让沈掌柜彻底翻了身。
此后,沈家的生意蒸蒸日上,几年后已成为苏州城里数一数二的布商。
沈掌柜常常对人说,自己能有今日,全靠那位道人的点拨。
他将道人所说的四处要点,一一记录下来,传给子孙:'门户、灶台、卧床、明堂,此四处乃宅之要害,不可轻忽。'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其实,这四处的道理,在传统典籍中早有记载。
只是现代人往往忽略,或是不得其法。
第一处,门户。
《阳宅三要》开篇就讲:'门者,气口也。气之口,正犹人之口。人之口正,便于饮食;人之门正,便于纳气。'
门是一宅的气口,外界的气场通过门户进入家中。
门户整洁端正,则纳入的是吉气、旺气;门户破败污秽,则引入的是煞气、衰气。
《鲁班经》中对门户的要求极为详细:'门宜厚重坚实,不可单薄破损。门漆宜新鲜明亮,不可剥落暗淡。门环宜清洁有光,不可锈蚀无神。门槛宜完整平稳,不可断裂歪斜。'
这些看似琐碎的细节,实则关乎一家的气运。
门户是客人进门第一眼看到的地方,也是自家人每日进出必经之地。
门户若是破旧不堪,客人见了心生退意,不愿登门;自家人每日面对,心情也会受影响。
门户整洁明亮,则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,客人愿来,贵人易至,财运自然也就跟着来了。
投入在门户上,不必追求奢华,但要保持整洁、坚固、明亮。
定期检查门板有无破损,门漆是否剥落,门环是否生锈,门槛是否完好。
有问题及时修缮,不要等到门破到不能用了才想起来换。
第二处,灶台。
《阳宅三要》中说:'灶乃养命之源,万病皆由饮食而得,灶宜洁净光明为吉。'
灶台是一家人饮食的地方,关系到全家人的健康和生机。
古人认为,灶台上供奉着灶君,掌管一家的福祸。
灶台洁净,灶火旺盛,则灶君欢喜,一家兴旺;灶台污秽,灶火暗淡,则灶君不悦,家道衰落。
《宅经》中讲得更细致:'灶位宜向东南,取木火相生之意。灶后要靠实墙,取有靠山之象。灶前要明亮,忌昏暗。灶旁不可有水,水火相冲,不吉。'
除了位置,灶台的清洁更是重中之重。
厨房是烹饪食物的地方,若是油污满地,蟑螂老鼠横行,做出来的食物卫生堪忧,家人吃了容易生病。
身体不好,精神萎靡,做事自然不顺,财运也就无从谈起。
投入在灶台上,就是要保持厨房的整洁卫生。
灶台每日要擦拭,油污要及时清理,锅碗要勤洗勤放。
厨房的通风要好,保持空气流通。
有条件的话,可以在灶台上方供奉灶君神像,每逢初一十五焚香礼拜,表达敬意。
第三处,卧床。
《黄帝宅经》中说:'床者,人之息地。人一生三分之一时光在床上度过,床位不正,则人不安;床具不良,则神不宁。'
睡眠是人恢复精气神的重要途径。
睡得好,精神饱满,做事有劲;睡不好,精神萎靡,做什么都提不起兴致。
床位的摆放,古人总结了许多经验。
床头要靠实墙,不可靠窗,更不可悬空。
靠实墙,取其有靠山之意,睡起来安稳踏实。
床位要避开门冲,就是不要正对着门。
门是气流进出的通道,床正对门,气流直冲,睡眠容易受扰。
床上方不可有梁压,横梁压顶,给人以压迫感,睡眠质量会受影响。
除了位置,床具的质量也很重要。
床板要平稳结实,不能吱吱嘎嘎响。
床垫要软硬适中,太软或太硬都不利于脊椎健康。
被褥要勤洗勤晒,保持洁净干燥。
投入在卧床上,就是为自己的健康投资。
一张好床,一套舒适的床品,能让你每晚都睡个好觉。
精神好了,身体好了,做事自然顺利,财运也就随之而来。
第四处,明堂。
这是最容易被忽视,却又最为关键的一处。
明堂,在传统建筑中,指的是正厅或客厅,是一宅的中心。
《阳宅集成》中说:'明堂者,宅之腹心,气之汇聚处。明堂宽敞明亮,则气聚而财来;明堂狭窄昏暗,则气散而财去。'
明堂是连接门户、灶台、卧室的枢纽。
门户引气入宅,气流首先进入明堂;灶台在明堂之侧,受明堂气场影响;卧室在明堂之后,依托明堂而安。
明堂若是宽敞明亮,整洁有序,则气场流通,全宅受益。
明堂若是狭窄昏暗,杂物堆积,则气场阻塞,全宅受阻。
《宅经》中对明堂有详细的要求:'明堂宜宽不宜窄,宜亮不宜暗,宜净不宜乱。'
宽,是指空间要开阔,不要堆满杂物。
很多人家里的客厅,沙发、茶几、电视柜、鞋柜、储物柜,摆得满满当当,走路都转不开身。
这样的明堂,气场怎么流通?
亮,是指采光要好,要让阳光能充分照进来。
阳光是最好的消毒剂,也是最旺盛的阳气来源。
明堂明亮,家人心情舒畅,客人来了也觉得敞亮。
净,是指要保持整洁,不要乱七八糟。
地面要干净,桌面要整齐,墙面要清爽。
一个整洁的明堂,给人的感觉就是井井有条,主人家做事靠谱。
投入在明堂上,不是要你买多贵的家具,装多豪华的装修。
而是要舍得花时间和精力,保持明堂的宽敞、明亮、整洁。
定期清理杂物,不要让客厅成为储物间。
保持窗户干净,让阳光能充分照进来。
勤打扫卫生,保持地面和家具的清洁。
墙上可以挂一两幅字画,但不要挂得太多太杂。
摆设要简洁大方,不要花里胡哨。
门户、灶台、卧床、明堂,这四处,在传统建筑理论中,被称为'阳宅四要'。
门户主纳气,灶台主养命,卧床主养神,明堂主聚气。
四者环环相扣,缺一不可。
门户好了,吉气才能进来;灶台好了,家人才能健康;卧床好了,精神才能充沛;明堂好了,气场才能流通。
四处都好,家运自然兴旺,财运自然亨通。
《宅经》中有句话说得好:'宅以人为本,人以宅为家。人宅相扶,感通天地。'
人养屋,是对房屋的爱护和维护;屋养人,是房屋对人的滋养和庇护。
这是一个相互的过程。
你对房屋上心,房屋就会给你好的回报。
房屋不论大小,贵贱,只要这四处得宜,就能聚气纳福。
豪宅固然好,但若门户破败、灶台污秽、卧床不安、明堂昏暗,一样难成气候。
小屋虽简陋,但若门户整洁、灶台洁净、卧床舒适、明堂敞亮,一样能兴家旺业。
《阳宅三要》结尾有这样一段话:'宅之吉凶,不在大小,而在得宜。得宜者,虽小亦吉;不得宜者,虽大亦凶。'
房子的好坏,不在于它有多大,装修有多豪华,而在于是否合乎规矩,是否得宜。
这四处的投入,不是要你一掷千金,而是要你用心维护。
门户,定期检查维修,保持整洁明亮。
灶台,保持清洁卫生,位置得当。
卧床,选择舒适的床具,摆放合理。
明堂,保持宽敞明亮整洁,不堆杂物。
这些,都是举手之劳,却关乎一家的运势。
沈掌柜的经历,印证了这个道理。
他原本家道中落,生意萧条,就是因为这四处失宜。
门户破败,气运受阻;灶台污秽,家人多病;卧床不安,精神萎靡;明堂昏暗,财运不济。
经道人点拨,他将这四处一一修整,家运立刻好转。
门户整洁了,贵人登门;灶台洁净了,妻子病愈;卧床舒适了,精神饱满;明堂敞亮了,财源滚滚。
几年之间,就从一个困顿的小商贩,变成了苏州城里的大布商。
古人的智慧,经过千百年的验证,自有其道理。
如今的人,往往忽视这些细节,把心思都放在房子的大小、地段、价格上。
却不知道,房子买回来,还要会养护。
门户、灶台、卧床、明堂,这四处,就是养护的关键。
舍得在这四处投入,不是迷信,而是对生活的尊重,对自己和家人的负责。
一个整洁的家,会让人心情舒畅;一个舒适的家,会让人身心安宁;一个有序的家,会让人做事顺利。
心情好了,身体好了,做事顺了,财运自然就来了。
这,就是'人养屋,屋养人'的真义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合法配资公司,翻倍赚配资,网上杠杆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