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邦和朱元璋,这两位皇帝在历史上都有着很高的评价,毛主席曾经称赞刘邦,说他是封建皇帝中最厉害的一个,同时他也赞扬过朱元璋,说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,其次则朱元璋耳。
并且这两位帝王也有着很高的相似度,两人同为开国皇帝,同是底层出身,然而两人在对待自己手下的宰辅之臣的时候,却选择了截然不同的方罚,刘邦的宰相萧何善终,而同样身为宰相的李善长却被朱元璋处死了。
其实,这还真怨不得朱元璋,李善长的死全拜千年前的一个人所赐。
洛水之誓的“魔咒”萧何能在刘邦手下善终,其实并不是因为刘邦对他非常信任,而是因为萧何非常懂得以退为进,当自己受到了刘邦猜忌之后,萧何立刻选择自毁名节以图自保,于是刘邦才看到了萧何没有野心,就此放过了他,而萧何也得以善终。
不过,这样的好运恐怕只有萧何有了,因为后世的皇帝们通过吸取前朝的教训,认识了一个叫做司马懿的人。自那以后,但凡被人们称作像司马懿的大臣,就几乎陷入了“必杀之局”,不仅如此,如果此人要是和司马懿高度重合,那么也会让帝王非常忌惮。
展开剩余82%为什么这样说呢?我们就不得不提到司马懿这个乱世奸雄了,也许很多人有着这样的疑惑,司马懿的能力那么强,而且在朝中的威望也那么高,魏明帝曹叡为什么没有在临死前除掉司马懿呢?而是把他留了下来,最终导致高平陵之变,司马家掌控权力,大肆屠戮曹魏宗室最终导致司马家篡国。
其实,这还真的怨不了曹叡,因为在他的眼中,司马懿当时并没有表现出任何的不臣之心,而且当时的司马懿年龄已经很大了,简直就是“三朝开济老臣心”妥妥的一个“大忠臣”啊。
不仅如此,历史上的这些老臣,例如伊尹、姜子牙、周公旦还有当时蜀国的诸葛亮,不都是忠心耿耿,辅佐君主治理国家的能臣,其下限顶多就是个霍光啊。所以魏明帝曹叡是绝对不会想到,这个已经七十多岁的“大忠臣”居然会做出这种大逆不道的事情。
高平陵之变中,司马懿指洛水为誓,然而却直接变卦,屠戮曹魏宗室使得司马家掌控了曹魏国家最高权力。这种操作可以说是刷新了历代权臣的下限,自那以后,所有的皇帝都非常害怕朝中出现像司马懿那样的大臣,以至于只要有人说他像司马懿,那就是必死之局。
这绝非戏言,南朝宋时期,有一位非常著名的将领叫做檀道济,此人不仅能征善战,而且还是刘宋的开国元勋,对刘宋皇室忠心耿耿,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著名的将领,功勋卓著的开国老臣最终是怎么死的呢?是因为,有人说他像司马懿。
史料中记载的原话是这样的:
“道济立功前朝,威名甚重,左右腹心并经百战,诸子又有才气,朝廷疑畏之。时人或目之曰:‘安知非司马仲达也?’。”于是听到这句话的刘宋皇帝刘义隆就害怕了,很快檀道济就含冤而死,而这件事情也留下了一个叫做“自毁长城”的成语典故。
这就是司马懿的“含金量”,如果说只有檀道济是这样死的,那就有点“孤证不立”的嫌疑了,可是因为像司马懿而死的权臣,可不止檀道济一个。
唐朝著名的大臣长孙无忌,也是因为被人诬陷像司马懿而死的。当时,唐高宗李治想要遏制关陇军事贵族集团,于是就让武则天出面除掉自己的舅舅长孙无忌,结果呢,很快就有人开始说长孙无忌像司马懿了。
武则天为了除掉长孙无忌,于是密令许敬宗上奏,说长孙无忌就是当代的奸雄,长孙无忌就是当代的司马懿。许敬宗的原话是这样说的:
“无忌今之奸雄,王莽、司马懿之流也。”于是乎梅开二度,长孙无忌也因为被诬陷像司马懿走到了人生的终点。
所以,司马懿的洛水之誓可以说直接将权臣们能走的路都给彻底的封死了。并且,后来的李唐重臣李昭德和武三思,也是这样死的,不过历史上却并没有人说李善长是司马懿,他为什么被杀了呢?那是因为他和司马懿真的太像了。
李善长之死其实,朱元璋一开始并没有想着要杀掉李善长,毕竟当时自己正值壮年,而李善长在洪武四年的时候就已经因病辞官回乡了,当时朱元璋对李善长可以说是非常关心的,直接赏赐了他大量的土地,还有仆人让他安心养病。
结果呢,到了洪武五年的时候,李善长病好了,又能够回到朝廷当差了,后来朱元璋还把临安公主下嫁给了李善长的儿子李祺。直接让李家多了一层皇亲国戚的身份,本就是开国公爵之一的李善长,又多了一层这样的身份,可以说是尊贵无比了。
而且,就连后续发生的胡惟庸案,朱元璋也并没有为难李善长,而且当有人告发李善长的弟弟李存义是胡惟庸的党羽之时,朱元璋也没有杀掉李存义,而是直接赦免了他们一家的死罪。可以说,朱元璋对李善长一家绝对是仁至义尽了。
然而,李善长却一直身体硬朗,好好的活着,并且由于他有着在开国勋贵中仅次于朱元璋的威望,即使是辞官回乡,在朝中也有着不小的势力,而且李善长都已经70多岁了,居然还能纳妾,这就让朱元璋非常担心了。
李善长在他的眼中来看,真的是越看越像司马懿。毕竟当时的司马懿在魏明帝曹叡的眼中,也是一个非常忠厚的“大忠臣”啊,怎么也不会想到他会谋反。而且随着朱元璋年龄越来越大,他对李善长也越来越不放心,所以他就干脆除掉这个潜在的隐患,选择杀掉李善长。
要知道,李善长的死的时候已经77了,那还是他的下限,而朱元璋的上限才是71。这对于朱元璋来说,与其赌一把李善长是姜子牙,诸葛亮,还不如直接杀掉,免得他成为第二个司马懿。
信源: (南朝梁)沈约撰. 宋书 张廷玉. 《明史》卷二发布于:河南省合法配资公司,翻倍赚配资,网上杠杆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